机电工程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团队开展服务型机器人应用培训
为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提升教师团队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水平,4月15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负责人岑土恩老师组织专业团队教师开展“服务型机器人应用技术培训。”本次培训聚焦行业前沿技术,重点引入Aelos Smart机器人的功能开发与实践教学,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注入新动力。
聚焦智能技术:Aelos Smart机器人功能与课程创新
随着服务型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医疗、物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掌握其核心技术成为教学重点。本次培训以Aelos Smart机器人为核心,详细解析其创新功能:支持手指动作检测、手势操作、人脸识别等交互技术,基于Python及OpenCV等视觉库开发,实现机器人与视觉系统的深度融合。
课程设置分为图形化编程与Python高级开发两阶段,共32课时。第一阶段通过图形化界面帮助学生快速入门;第二阶段围绕图像处理与机器人联动作业展开,涵盖目标识别、路径规划等实战任务,并提供20余个程序案例辅助教学,助力教师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以赛促学:实战化竞技激发教学灵感
培训特别引入服务型机器人竞赛模拟环节。竞赛要求两人组队,分为手动任务与自动任务:手动环节需操控机器人抢夺资源块并占领高台,自动环节则需编程实现资源块搬运至己方大本营。资源块按颜色区分分值,占领高台可获额外加成。参训教师通过实战演练,深入探讨如何将竞赛规则与教学案例结合,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岑土恩老师表示:“此次培训不仅增强了团队对新技术的掌握,也为后续课程优化和校企合作项目提供了新思路。我们将持续推动专业教学与产业需求对接,培养符合行业发展的技能人才。”
技术前瞻:布局未来教学方向
岑土恩老师在培训总结中强调:“服务型机器人技术正加速迭代,教学需紧跟行业趋势。”未来,专业团队将深化语言大模型应用,探索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机器人;同时引入大型智能机器人模拟系统及大模型技术学习,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交叉融合。为支持教师教学,专业团队同步提供基础教学视频,涵盖机器人基本动作编程、传感器调试及简单任务开发,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核心技能,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保障。
此次培训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技术研修、课程优化与竞赛实践,教师团队不仅掌握了Aelos Smart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开发经验。未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将持续开展系列创新活动,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智能制造领域输送更多高水平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