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汇报课聚焦数控仿真教学创新
3月17日,机电工程学院在机电楼一楼C1数铣实训室成功举办了一场青年教师汇报课,此次活动旨在促进学院教学建设,强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授课教师为覃柄桦老师,其主讲课程为《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授课对象为23机械衔接3班的学生。
本次汇报课邀请到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原主任潘培志老师,机电工程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听课指导。汇报课在师生的相互问好后正式开始,覃柄桦老师以任务导入的方式,为学生们带来了《斯沃仿真的操作》这一课程内容。他从斯沃仿真软件的打开方法讲起,逐步深入到仿真软件的操作界面,再到对刀、验刀等具体操作技巧,整个过程详细而生动。在授课过程中,覃老师还穿插了学生练习环节,以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全体听课人员在机电楼一楼大厅进行了评课活动。听课人员纷纷发表了对本次汇报课的评价,认为覃柄桦老师在备课方面做得相对充分,对授课内容熟悉度高;在教学过程中,声音洪亮、教态自然大方。同时,覃老师也注重巡堂查看学生练习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然而,听课人员也指出了覃柄桦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一些操作要点没有做出重点强调或让学生做笔记,也没有提供微课视频供学生反复学习练习;教师讲解时间较长,导致学生练习时间相对较少,建议将讲授与练习时间按4:6比例分配;信息化教学手段未能充分体现等。
首先,任务目标应更精准,建议将教案中“斯沃仿真软件操作”的任务名称细化为“板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仿真与参数优化”,实现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其次,素质目标应量化可测,将抽象的“培养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目标转化为具象化、可考核的行为标准,如“能依据GB/T标准完成工艺文件编制,体现工程规范意识;能在仿真调试中提出2种以上工艺改进方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再次,教学重点需技能具象化,将原重点调整为具体技能点,如“掌握斯沃软件中刀具路径规划、进给速度参数设置及碰撞检测等核心操作技能”,使教学实施更具针对性,并为分层训练任务设计提供依据。最后,教学方法应强化参与性,建议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包含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流程)重构教学环节,以讨论探究代替说教,以互动交流代替灌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不仅展示了机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随着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机电工程学院的教学质量将得到系统性提升。